实现“双碳”目标,共赢绿色发展

2022-11-10
来源:

近百年来全球的气候正在逐渐变暖,与此同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含量也在急剧增加。随着全球气候问题的加剧,世界范围内对于减缓气候变化,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呼声越来越高。低碳发展成为各国共识。发达国家率先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低碳经济和减排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本着负责任大国的态度履行着我国碳排放义务。


未命名@凡科快图 (1).png



2020年,中国宣布“争取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国家气候目标,并将“实施以碳强度控制为主、碳排放总量控制为辅的制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列为“十四五” 规划中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2021年2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绿色消费,使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我国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我国碳排放量情况从建国初7858万吨到改革开放14.6亿吨,呈缓慢增长。进入2000年以后,快速增长,到2019年根据数据显示我国二碳排放量已达到101.7亿吨。2020年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但我国经济快速恢复,碳排放量增长0.08%,达102.51亿吨。


2020年,传统三大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合计碳排放量分别占我国碳排放来源的71.11%、14.93%和5.83%。这一方面是由于从产生热能效率来看,1吨石油所产生的热量等于1.4286吨标准煤等于1074.14立方米所产生的热量。在产生相同热能量的情况下,燃烧煤所释放的二氧化碳远高于燃烧石油和天然气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是煤炭消费大国,尽管我国政府已经逐渐意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煤炭消费量仍然呈现不断上升趋势,2020年我国煤炭消费量为40.2亿吨,占终端能源消费的56.7%,是我国主要终端能源消费。


长期以来形成的以煤炭为主体的能源体系奠定了支撑我国工业发展的主体技术群,产业发展成熟、产业链配套齐全、经济带动力强,有庞大的产业工人队伍,这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和发展成就,也是国计民生所系。以煤炭为主体能源,长期形成的庞大产业体系路径依赖和发展惯性成为我国由煤炭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第一人口大国和第二大经济体,能源战略和能源观必须要有全球视野、大国格局。我国必须把握世界发展大势,根据自身能源资源禀赋和国情实际,以“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为目标,科学制定能源战略和发展路径,把握好社会主体能源变革和逐步替代的节奏、节点和节律,筑牢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根基,这是加快国家发展强大,实现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关键。


因此为了尽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我国政府在传统能源产业绿色发展的管控上近年来日趋严格,“去除过剩产能,推动产业绿色升级”成为了行业政策发展的主旋律。预计在新的政策发展规划下,传统能源产业的发展将迎来巨大的变革,行业将面临较大的挑战。

未命名@凡科快图 (2).jpg

阅读0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