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当下必备人才—信用管理师

2023-07-05
来源:本站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位的逐步确立,并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的明波暗涌,做为经济主体地位的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健康、稳定发展,既要保持持续提高的市场竞争力,又要规避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则是目前现代企业管理框架之下的一个亟待解决的制度性问题。

现代市场经济实质上是以契约为基础的信用经济。实行信用管理,建立和健全企业信用管理制度,是当前企业防范经营风险,化解经营危机的一条必经之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并独立承担其在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与其在出现问题、发生风险之后采取补救措施,不如在健立健全企业管理制度中首先把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控制意识融通于制度的管理范畴之内,以完善的管理制度、健全的管理手段达到防危度渐,控制风险的目的。

因此,企业在制度化管理过程中,要勇于实践,敢于打破原有的部门设计模式,全方位的导入企业信用管理制度,设立信用管理部门,明确部门职责和权限,配备专职信用管理人员,对专职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使之成为对内加强沟通与联系,对外加强监督与协调,研究政策、动态分析客户资信,处理危机、化解风险的一个综合性管理部门。

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向社会公示18个新职业信息,其中包括信用管理师。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外公开发布《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21版》标志着我国信用管理人才培养和《信用管理师》职业技能人才评价迈出新阶段。2022年为规范信用管理师人才培养,补齐信用管理师缺口短板,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认可技术研究中心开展信用管理师人员能力验证工作 ,旨在为大力培养信用管理人才,夯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人力资源基础,培养造就一批具备信用知识与实践经验的专业化人才队伍。

经培养培训学时达标并人员能力验证合格者,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认可技术研究中心颁发信用管理师人员能力验证证书,此证书可作为持证者上岗的直接依据,并可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认可技术研究中心官网查询验证。

信用管理师最基本的职责就是加强企业信用管理,防范信用风险。在现代化市场经济中,企业产品不断升级,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经营模式不断变化,口头合同、电话合同、电子合同形式多样,合同订立形式、目的、法律效力与书面合同相比难于把握,由此给企业带来的市场风险、经营风险、成本控制等难题也会越来越明显。

建立客户信用档案制度,尤其在正式签订合同之前对客户信用信息进行动态收集和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制度化管理过程中,企业要加强客户信息的收集与整理,要建立完善的客户资料档案,合同签订前、合同履行过程中,都要动态跟踪客户的资信情况,并对重要客户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年底对客户作出一次综合性资信评价,从而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

企业信用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全方位的基础性管理工作,没有企业最高管理层的大力推动,则信用管理工作做不到制度化、常态化,甚至流于形式;没有全员职工的普遍参与,则信用管理工作又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很难取得预期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因此,全面推进企业信用管理工作、做好信用管理工作不但要求得主要领导者的支持和重视,还要在企业内部进行广泛的信用管理师宣传和教育,让广大职工都了解信用管理师工作和风险信用控制给企业带来的潜在的或立竿见影的实际好处,让信用监督和检查从每一位员工做起,广开信息渠道,广征合理化建议,从而让企业信用管理师工作成为企业内部的一项基础性的、常态性的管理工作,全面推进、持之以恒,为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认研中心


阅读2536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