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日前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福建省智能建造发展的工作方案》通知,旨在促进智能建造在建筑业中的广泛应用,推动建筑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该方案着重强调加大建筑机器人研发应用和智能机械设备推广应用,提升建筑业工业化水平,并致力于构建智能建造产业生态。
方案首先提出加大建筑机器人研发应用的重要性。通过基于BIM技术开发建筑机器人路径规划、路径自主导航和地形匹配等功能,机器人的移动作业效率将得到极大提升。在设计阶段,建筑机器人的应用将被纳入专业设计中,例如建筑结构、机电设备、装饰装修和景观园林等,以提高机器人的作业覆盖率。在施工阶段,根据建筑机器人的施工作业特点,优化施工方案,满足机器人的施工要求,提高施工效率。此外,推动机器人在现场施工环节的创新应用,如材料配送、钢筋加工、喷涂、布料铺贴等,逐步实现机器人辅助和替代工人完成繁重、危险、脏乱的施工作业。
智能机械设备的推广应用也是方案的重点之一。针对钢筋自动捆扎、智能计重地磅、智能塔吊、智能混凝土泵送设备等工程装备,方案提出加快推广应用,实现施工装备的智能化。在危大工程结构方面,推广安装智能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工程构件受力情况。此外,方案还鼓励应用土方测量无人机、智能实测实量工具等新技术,提高测量和数据分析的精确度。
为推动产业基地智能化,方案提出引导装配式部品部件生产基地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建立标准化的BIM部品部件库和构件生产管理系统,实现智能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
方案还提出,为推动产业基地智能化,将引导装配式部品部件生产基地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为此,福建省将建立标准化的BIM部品部件库和构件生产管理系统,实现智能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这将有助于提高部件生产的精度和效率,并实现部件生产与建筑施工的无缝衔接。
在推动智能建造产业生态构建方面,方案提出了几项重要措施。首先,福建省将加强政策引导,出台激励政策和支持措施,鼓励企业加大对智能建造技术和设备的研发投入。同时,将加强智能建造标准体系的建设,推动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提升智能建造行业的整体水平。此外,还将促进智能建造技术的推广应用和产业示范项目的建设,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智能建造项目。
为了培养智能建造人才,方案还提出加强智能建造教育培训体系建设。通过智能建造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智能建造人才队伍。同时,提升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福建省智能建造发展的工作方案着眼于加快推进智能建造的应用和发展,通过加大建筑机器人和智能机械设备的研发应用,推动建筑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同时,方案强调了智能建造产业生态的构建,加强政策引导和标准体系建设,推广示范项目,培养智能建造人才。这些举措将为福建省智能建造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推动福建建筑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目标。